作者 邓斯迈
说起李白,今天人们所记得的只是他的诗名,却极少有人研究其抱负。也许这只是因为其抱负实在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护国安邦平天下,这是封建时代几乎所有贡生的理想,安插到千古诗仙李白的头上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很容易忽略。但对一个人的人生而言,抱负是不可忽略的一大要素。抱负之于人生,似乎会有所矛盾,但又会合乎其道,促进人生。我们不妨就从李白说起,说起抱负之于人生的矛盾。有时候,抱负往往就是被人生扼杀的。人生抱负的来源,往往源自于心中的一种信念,一种魄力,一种激情。就像李白的经历,年轻时便立下大志,要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辅弼顾命之人”。这种志向抱负,出自于一份心灵的意志,是自发进行的精神革命,就好比金苹果熟了要掉到地上一样,珍贵而唯一。然而,心灵的意志是否合乎人生的现实考量往往要打上问号。比如对于李白而言,从他的经历来看,他的人生趋于豪放自由,无拘无束,犹如日月,只能“众星拱之”,不可能让他围着别人转。这样的人生,是自由的,是奔放的,作文学家可以,作政治家就不大行得通。好比于金苹果固然令人吸引,却不肯主动做广告推销,只等着遥遥无期的“明主”来“捡”,无论如何是不能成功的。理想终究不是现实,也不大容易会完全趋于现实的考量。很多时候我们的抱负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我们已有的人生判了死刑。可能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一切,都将石沉大海,无果而终。
既然抱负很可能无法实现,那抱负果真就与人生相斥吗?非也。抱负会给予人生一种活力,一种向上的精神。当一个人有了抱负,他的人生不再是完全黑暗无光的黑夜,而是群星璀璨的月夜。这样的人,他的心是满的,是充实的,精神上是丰富的,是活跃的。向阳而生,矢北不还,高不畏攀,险不辞难。纵然生死有命,胜负在天,但只要有了抱负,内心总不会是死灰一片,而是富于充实、活力。李白的人生,尽管其仕途有不少失意,但由于抱负长久存在,其言其行往往仍是豪情万丈,洒脱自如。他纵感“行路难”,也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的抱负进一步丰富了他的人生精神,映衬在其作品中。纵然抱负并不都能成为现实,但从古至今仍有千千万万仁人志士用抱负升华了他们的生命。出师表、渡江楫、侍中血、题壁诗··········抱负使一个人站着走路,而不是趴着匍匐。可见,人生抱负又是人生一盏永恒的精神明灯。
抱负有成败,人生有得失。先人已逝,空余遗志。人生与抱负的纵横博弈胜算几何?天下评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