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在现场 | 刘革:游吟于天地间的传道者

字号+ 作者:太原新闻 来源:未知 2019-07-29 17:24 我要评论( )

每个时代都有把艺术奉之高阁、拒于千里之外的人:梵高的画在其死后许多年才开始被发掘价值;王小波生前被人当作业余作家默默无闻。每个时代也都有潜心传道,把艺术从天上带回地

每个时代都有把艺术奉之高阁、拒于千里之外的人:梵高的画在其死后许多年才开始被发掘价值;王小波生前被人当作“业余作家”默默无闻。每个时代也都有潜心传道,把艺术从天上带回地上的人:孔子收三千弟子,周游列国游学;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这希腊哲学三巨头的师生相传。

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经历了那么多年的风霜雨雪,愈发苍劲,是因为有无数的艺术家不知疲倦地把想法和思维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7月20日,黄埔书院特别邀请到了艺术家刘革做客闻道读书会,将自己对于艺术的感悟和启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到场的领导还有广州市委宣传部文资办主任皮健,广州市文联组联部部长武宝林,广州市评协副主席、信息时报文化工作室主任白岚。

同时也非常感谢广州市文联,南方报业289艺术园区,广州市民文艺空间,,广州市羊城志愿服务基金会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image.png

婴儿最纯净

 

在读书会正式开始之前,应刘革老师的要求,添加了一个特别的“对谈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刘革老师邀请到了自己的好友,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杜羿纬,用对谈的方式分享自己在艺术上的思考。

 

image.png

刘革老师提出,“人生的过程,学习、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不断在沾染各种各样的杂质,所以说婴儿是最干净的。”

 

刘革老师的这个观点和道家思想的很相似。人生讲究修行,先是学习的修行,把自身修炼充实,接着是净化的修行,修行实际上是“提纯”的过程,把自身体的杂质一点一点滤出体外。

 

在这个过程中修行很重要的,刘革老师不止一次地提到“修行”这个词。修行的方式有很多,昔时庄子坐忘,荷马游吟都是修行的一种。世界本身就是一个道场。

image.png

艺术和哲学思维打开创造力

image.png

谈到艺术和哲学思维对创造力的积极意义时,刘革老师说,艺术最大的作用是启发心灵的自由,打破已有的定式。image.png

打破定式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就像我们看一副艺术画作。

image.png

一副艺术画作,如果我们只能看到色彩、造型这些表面的,那就太暴殄天物了。艺术画之所以那么有价值,不是没有道理可言的。画只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画作,我们可以和作者进行跨时空跨区域的思维碰撞,通过这种碰撞,我们的脑子里很容易出现新的思路想法,将已有所学不断重组创新,这才是艺术画存在的意义。

image.png

    

出世与入世

 

出世与入世,是历代哲人所必须经历的问题,刘革老师也是一样。

image.png

“我曾经经营过公司,创立初期每天白天忙公司的工作,晚上回家思考艺术理论,白天入世,晚上出世。实际上入世和出世的界限没有那么分明。”刘革老师翻阅过很多春秋百家的书籍,在出世入世上最值得借鉴的是道家“天人合一”的观点。

 

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image.png

识字的游吟诗人

 

“我和朋友出去玩,从来都是不喝酒也能自嗨起来,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心中有一股永动力!”

 

刘革老师的这番话,当真是醍醐灌顶,打通了在场观众淤结的思想之脉。

image.png

对于艺术家来说,醉,不需要酒。只要心中有“酒劲”,随时都可以“醉”。

 

在读书会的尾声,刘革老师将自己胸中这股“艺术之劲”作为“正餐后的甜点”分享给了观众,那一声声高亢的游吟,仿佛被注入了他在生命艺术上的毕生修为,贯穿在天地之间,听者受用,闻者动容。

 

 

image.png

唱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艺术所带来的冲击,让思想摆脱文字的束缚。很多观众都忍不住轻声和起来,沉醉其中与天交谈的快感是平日里很难体会到的。

 

(游吟诗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早期的英雄时代,他们往往不识字,口头唱着各色故事)

 

image.png

互动环节

image.png

问:很多艺术家在创作画作的时候都要借助“外力”,这样才能达到某种创作状态,我想问一下刘老师,您在创作的时候是怎样的状态呢?

 

答:这个问题很深刻。我在创作的时候从来不借助“外力”,因为我在“超越界”的出入已经很轻松了,通过自身修行达到了出世和入世可以切换的层次了。

    image.png

问:胸有成竹的典故我们都知道,那么您在创作的时候,不论是画作还是写作,也是对作品有一个框架式的预期么?

 

答:许多优秀的艺术家画画是“胸有成竹”,是以“有”作画,而我是“胸无点墨”,是以“无”作画。

 

在读书会的最后,刘革老师和到场的领导、朋友合影留念。

image.png

这样一场艺术盛宴,相信一定给了观众很多启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毫无现场证据,佛山一村民无辜被判承担塘基游失四千多斤黑鱼

    毫无现场证据,佛山一村民无辜被判承担塘基游失四千多斤黑鱼

    2023-12-29 21:52

  • 婚礼现场新郎啄木鸟式亲新娘十几下,现场观众:新娘也懵了

    婚礼现场新郎啄木鸟式亲新娘十几下,现场观众:新娘也懵了

    2022-10-07 16:45

  • 松滋市召开工贸企业双控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

    松滋市召开工贸企业双控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

    2022-09-26 13:25

  • 东航空难搜救现场:部分家属赶来,为亲人祈福

    东航空难搜救现场:部分家属赶来,为亲人祈福

    2022-03-24 11:25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