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杨荣宽律师,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内外公认的颇具影响力的前沿律师、专家。他具有深厚的法学、经济学教育背景,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中南政法学院经济法学士;清华大学EMBA;北京大学EMBA;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杨荣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事律师职业近20年,积淀了丰富的工作业绩和实战经验,先后为国内外诸多知名跨国公司、企业集团和民营资本提供系统优质法律服务,受到业界普遍赞誉。他所带领的团队开拓进取、屡创佳绩,在跨境投资、国际贸易、知识产权、能源、刑民交叉、房地产诉讼等业务方面颇有建树,尤其擅长处理疑难、繁杂案件系统方案设计与争议解决处理。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杨荣宽注重系统、组合、辩证法律思维,一直秉持“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理念,“在诉讼非诉化,非诉数据化”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以其独到的法律逻辑,务实谨慎的工作态度,高超的应变和沟通能力,以维护当事人的最大权益为己任,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
一、木欣欣以向荣
70年代是中国非常特殊的时期,大多数中国家庭开始走出饥饿,温饱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但杨荣宽所走过的道路与众不同,家境贫寒的他不担心学习,不害怕考试,吃饭、穿衣、交通、学费却都是摆在他面前的万丈深渊,当年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学习,提出的口号深入人心: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但是,年幼的杨荣宽看到这句话之后,内心充满了苦涩,在一段时间内,他非常排斥踢球等运动,因为大运动需要大饭量支撑,家里条件不允许,他只能远远地欣赏同伴们在绿茵场上纵横驰骋,然后,默默走开。
青少年时代的记忆镌刻在杨荣宽心头,后来的他一路行来扎实稳健,有了经济能力,在中西部地区的案件办理中,偶遇了一些优秀的学生,在他们身上寻到了自己求学时孤寂的身影,不愿这些孩子再重走自己当年的困苦之路,所以他一段时间内招聘的律师助理中,大多来自于贫穷地区,希望用这种方式帮助他们,略尽绵薄之力。
孟子曾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有过描述,但实质上,成长并非贫困的必然,成长应定义于内心之丰盈。“人生而自由,但无所不在枷索之中”,贫困,其实是成长的碍障和枷索,如果不能对贫困有足够的认知,克服内心隐匿的自卑,转换成不屈与自强,伤害将始终相随。
幸运的是,杨荣宽的个性更倾向于明代的宋濂,原生态家庭一贫如洗,但是他们都保留了一颗淡然而坚韧的内心,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杨荣宽人坦言:贫与富,应是平等,均为现象,但内心之贫,将万物标定价格,将无助于成长与成就。内心丰盈的人,越能观照自己的无知。于是,步履踌躇、心生敬畏成了一种自然反应,但也正是这种心态,让他们不想停下探求的脚步。相反,内心贫瘠的人却经常一知半解,就觉得天下无敌。真正的成长不是接纳自己的普通,而是在不被认可时坚持,在沉寂时努力,等待属于你的机会。
很多年之后,杨荣宽远离故土,走到武汉,走到京城,走出国门,主持康达律所的香港分所,业界赫赫有名,服务过的企业和当事人如同恒河沙数,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因为,这种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从来都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
郑板桥的诗歌《竹石》脍炙人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从笔者开始接触杨荣宽的资料的那一刻起,心中闪现的便是这首诗的一字一句。那风霜雨雪里默默不语的竹子,不正是杨荣宽一路高歌猛进的真实模样?
由于业务精湛,当事人口碑相传,摆在他面前的案卷与日俱增,杨荣宽每天都要面对川流不息当事人,沉稳踏实的对他们一视同仁,耐心帮助每一位当事人分析案情、梳理思解答问题。每一份案卷,他都从头到尾地细读梳理,案卷的每一个细节,他都铭刻在心。
“肌肉记忆” (Muscle Memory),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词汇,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杨荣宽说,他就拥有自己专业范围内的肌肉记忆,这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他经年累月的踏实工作磨砺出来的。即使是很复杂的卷宗,他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症结,凸显灵感,找到瑕疵,突破疑难,因为他经手的案子太多,多年积淀,肌肉记忆是最好的解释。
法律意见书的撰写最能体现杨荣宽的完美倾向,普通人以为冷冰冰的法律文书,他硬是字字斟酌,连标点的选用都务必做到尽善尽美,踏实、细致的态度正是翠竹所独有的风范。
“律师是解决问题的人,要面对很多问题,很多烦恼,这样的职业其实很辛苦,更要承受很多痛苦。”杨荣宽说得淡然。
为了做足出庭前的准备,他踏破铁鞋;为了修正一封律师函的措辞,他寝食难安;为了推敲一个复杂的法律条文,他灯光漂白了四壁。功夫不负有心人,千百次淬炼之后,他总是可以在助理们为复杂案子一筹莫展时,遍翻案宗,短暂思考,便可以柳暗花明。与当事人交谈,他善于倾听,精于解答,更善于提问,循循善诱的问题背后,切中的总是案件的关键。庭审中,杨荣宽的陈述总是全场的焦点,把控事实精准犀利,法律分析透彻巧妙,他的专业感染力能让在场的人心悦诚服。
以2017年度为例证吧,杨荣宽率领他的律师团队,先后在毕马威国际(KPMG INTERNATIONAL)与相关方及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争议、中信国安第一城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与相关方拍卖合同纠纷、山东金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济南金都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相关方土地纠纷、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与相关方的房屋租赁纠纷、恒信玺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投资委托设计系列纠纷、北海穗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相关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知名缝纫企业浙江中缝重工缝纫机有限公司、四川精上缝纫机有限公司控制人与相关方股东出资纠纷等商事争议中成绩显着,“在商事争议解决视域开拓了崭新的影响力”。凭借2017年度在商事争议解决领域的突出业绩,杨荣宽荣获由中国商网法治频道、中国商报法治周刊评选的“2017年度中国商事解决十大律师”荣誉称号。
2017年度,杨荣宽律师在国际商事交流及“一带一路”中,“秉持实证与专注”,先后受邀参加2017中国—萨尔瓦多贸易和投资论坛、第八届国际资本峰会及国际商事争端解决论坛、2017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中葡企业商机论坛、第八届“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第20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主题报告会、第六届世界工商领袖(昆山)大会、中越经贸合作论坛、中蒙两国商务理事会成立大会、中菲经贸合作论坛等。
2017年度杨荣宽律师在商事争议研究领域,亦笔耕不辍,先后发表了《环境产品协定的价值考虑与跨境投资》《保证责任之免除在疑难商事诉讼中的异化》《对赌协议商事争议评述及司法实践研究》《民法总则诉讼时效修订对商事诉讼影响分析》《商事外观主义原则在疑难商事诉讼中的辩证与适用——股权的显名和隐名之司法实践》《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之考虑与借鉴》等多篇颇具“工匠精神的思维呈现”。
2017,只是一个缩影,杨荣宽,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从来都是如此。
三、心底无私天地宽
杨荣宽任职于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笔者在网上偶然发现,康达律所具有红色基因,律所主任傅洋是彭真第四子,也是彭真的几个子女中,唯一的从事法律工作一个,傅洋曾在全国人大法工委工作了9年,现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和康达律师事务所主任,这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父亲的精神血脉。
杨荣宽与傅洋律师共事多年,作为一级合伙人,身为律师的同时也是一名管理者。身在康达多年,康达的文化传统也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团结:杨荣宽在百忙之中,热心地为困难的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服务。无论客户经济状况如何,只要找到他,他都会热心真诚地提供法律帮助。有一位贫苦画家,与他的老师产生著作权纠纷,找到杨荣宽律师,杨荣宽热心地接待了他,不厌其烦地为他答疑解惑,努力的帮助他维护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除了法律援助外,杨荣宽坚持定期参加敬老院公益活动,在敬老院中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和老人们一起欢笑谈心。杨荣宽律师还长期资助偏远山区儿童,被他资助的几个孩子已经从小学顺利升到了初中,杨荣宽的关怀成为他们成长历程中的一抹亮色。
紧张:杨荣宽的思考很深入,个案的不公、恶意和冤错,并非法律表达的全部,而是部分,争议之解决、纠错、秩序维护和对善良无限的追索,是法律关于美的本质表达和书写。
曾为一案,杨荣宽远赴老区,劳奔数日,眼睑重创,缝织六针。也曾为一案,庭开疆边,数年一日,胼手胝足。对他而言,案卷疏理,方案设计,更多的是体会到一种时间感和责任感,把法律事实的浮尘,一一抖落,与客观事实比对印证,最大程度上的弥合,才是律师工作的本根。
很多案件,错综复杂,历经数年,有的甚至长达八年、十年,在为KPMG、北新建材集团、台湾实联、香港新世界等的法律服务中,均体现了时间的考验与价值。
严肃:杨荣宽对每一个经手的案件,都严肃推敲,反复思考,耐心分析、拆解法律关系,在法律与事实的枝蔓中,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以法律思维和技术,为客户收获公平正义。杨荣宽认为,“非诉案件,对手是自己,要和时间、风险和细致作斗争。而诉讼案件,对手是对方当事人,还有合议庭。要从对方当事人最薄弱的地方入手,预测对手可能的应对策略,提出全面的意见,合理运用庭审程序,将代理意见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影响和感染合议庭。”
活泼:杨荣宽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后又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法学硕士,此后又于中国政法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现已取得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的访问学习机会。杨荣宽对学习的追求,从未停止。
工作之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法律知识和其他的知识融会贯通,活出生命的广度、深度和宽度。
每天清晨,杨荣宽律师都会坚持锻炼身体,甚至前一天研究案件到深夜,也不例外。良好的习惯练就了他健康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使他在指挥、主办大案要案的遭遇战中仍能精神百倍。
惯常出差的极为自律,跑步、游泳是他不可或缺的伴侣。出差在外,他也是风雨无阻,美国国家广场、林肯纪念堂、国会山、最高法院、杰克逊纪念馆、日本的街道,都曾留下他匆匆的脚步,长期的锻炼使他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裨益良多。
每天清晨,杨荣宽都会将自己新的所感所悟,凝练成文字记录下来,所见所闻,以自己的角度拍摄下来,他的微博,图文并茂,耐人寻味。
习主席出访西欧,金句频出,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言简意赅,其中献身许国的决绝,挚爱人民的情怀,义无反顾的决心,掷地有声,感动了海内外无数中华儿女,成为国人学习的楷模,杨荣宽律师正是这浩瀚的海洋中的浪花一朵。
后记:笔者经常被一些志士仁人所感动,他们彪炳史册却所求甚少,戚继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今,杨荣宽律师再现了这种境界,他说,“我的理想,并不是成为顶级的律师,而是让社会更和谐,更加公平正义,或许那时候的社会,已不再需要律师,但这样的社会,是我所向往的。”这种情怀,怎么不让人击节三叹?
转载请注明出处。